均悦充第100个目的地充电站上线,填补 “最后一公里”充电空白

2022-11-15 16:41   来源: 互联网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扶持、消费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合力作用下,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56.7万辆,同比增长1.1倍;9月零售渗透率达到31.8%,首次突破30%,但车桩比依旧高居2.56:1。在新能源汽车处于风口高速发展之际,行业也面临着家用车充电设施建设不规范、充电服务不完善、公共充电站不足等痛点。


      建设目的地充电站成为大势所趋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充电站可以分为快充和慢充两种模式。其中,快充模式虽然充电时间较快,但存在着网约车云集、环境复杂、电网负荷要求高等问题,对于家用车用户而言,充电等待形成的碎片化时间也不便于管理。而慢充模式更适用于家用车补能场景,用户可以“插枪即走”,在充电过程中自主安排时间,非常便捷。与此同时,慢充模式也能够更好保护电池性能并缓解电网压力,让充电站的补能环境更加安全。

      伴随新能源家用车市场的井喷式发展,目的地充电站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尤其是围绕小区、园区、写字楼、酒店、公共停车场等场景的充电整体解决方案成为了国家能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激增的双重影响下,建设目的地充电站成为新能源充电发展的大势所趋。均悦充作为华东头部“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品牌,敏锐洞察市场需求,率先布局目的地充电站,强势领跑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充电赛道。


      均悦充第100个目的地充电站正式上线

      近日,均悦充第100个目的地充电站正式上线,这也意味着企业运营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标志着企业在华东地区智慧能源布局上的蝶变与飞跃。现阶段,99%新能源车型都支持慢充,均悦充此举,为大众带来更加智能、快捷、可靠的充电资源,也为家用车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进一步丰富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能场景。

      对于行业而言,均悦充在目的地充电站上的网络化布局直击充电焦虑、充电安全等行业痛点,能够因地制宜满足家用车用户的充电需求,有效填补充电服务市场“最后一公里”充电空白,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目前,均悦充已在宁波、杭州、苏州、上海、南京、温州等多地布局目的地充电站,覆盖300+社区、100+写字楼/园区,服务用户5万+,在老旧小区、次新小区、写字楼、园区、院校、市政单位等目的地场景都有均悦充的身影。

      未来,均悦充将继续深度布局华东,预计至2023年底投建5000余座目的地充电站,分布于华东各大城市。与此同时,均悦充也将与绿城、亚太、万科等头部物业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加速产业纵深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具有革新性与开创性的充电体验。


      以惠民服务赢得大众认可

      自成立至今,均悦充始终秉持“惠民服务”宗旨,为广大新能源汽车用户打造满足其切实充电需求的目的地充电站,并配套建立专业、系统、365*24h应答的服务保障团队,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当前,很多写字楼都还没有建立完善配套的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用户每日来往通勤都要面临着充电困境,去公司附近的商场充电也面临着路程折返多、排队时间久、电池损害高等问题。为了解决用户充电焦虑,均悦充组建专项团队调研策划、严格把控施工流程,为各大写字楼量身打造目的地充电站,也为华东地区带来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写字楼充电整体解决方案。

      除了写字楼外,很多社区也会为“电”所困。例如大部分老旧小区,自建立之初就没有新能源充电站,而业主中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却随着时间迅速增多,这也让其陷入了充电困境。面对这样的情况,均悦充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老旧小区物业展开紧密合作,帮助其开辟充电站场地,为居民量身定制出最适宜的社区充电站建设方案,真正做到用户家门口的充电站,真正将“惠民项目”落到实处。


      均悦充聚焦助力新能源基建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将完善新能源基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效能、增动能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均悦充目的地充电站投建模式,积极响应国家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为“双碳”目标的最终实现再添助力!对于国家而言,均悦充在充电基础设施中的建设,也完善了华东地区能源服务网络,驱动国家新能源产业迎来长远稳健发展。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智慧+交通”的深度融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脉。作为华东头部“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品牌,均悦充将继续瞄准新能源家用车充电赛道,有效填补家用车充电市场“最后一公里”的补能空白,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打造更智能、更安全、更快捷的智慧能源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prsky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周刊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