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信息网之:大理这十年

2022-10-28 15:43   来源: 互联网

10月28日下午,“大理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3场——云龙县专场在大理召开。云龙县位于大理、保山、怒江3个州市结合部,有2100多年建制历史,曾是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8.1%;有世界罕见的地貌天然“太极”,形成了以“和文化”为代表的特有“中华文化符号”;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试验示范县;有64项国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素有“云龙古桥冠全滇”“世界古桥梁艺术博物馆”等美称。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6.25亿元

十年来,云龙县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6.25亿元,是2012年的3.3倍,年均增长12.2%;人均GDP达41817元,是2012年的3.6倍,年均增长13.1%;财政总收入达5.31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4.8%。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实现翻两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翻一番。

全县在建4条高速公路

十年来,云龙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

补齐交通短板。全县公路总里程由2012年的3842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5280公里,乡镇公路硬化率、行政村(社区)通村公路硬化率、自然村通路率均达100%。目前,全县在建4条高速公路中,“大漾云”高速公路进入扫尾阶段,“云兰”高速公路稳步推进,“云永”高速公路大干快上,“云泸”高速公路工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4条高速公路建成后云龙将形成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路网格局。随着“大漾云”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云龙人民的“高速路梦”即将实现。

全面加强骨干水网建设。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7.54亿元。新建小(一)型水库4座,巩固提升小(二)型水库23座,治理重要河流河道76.23公里;新建和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41件,实施集中供水工程664件,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不断拓展通信网络。十年来,云龙县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3.77亿元,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实施宽带扩容和“宽带乡村”工程,建成4G基站465个、5G基站143个。实现50户以上自然村移动光纤网络和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如今,即便家在深山,也可通过电视、网络接收外界信息。

2022年烟农收入达1.82亿元

十年来,云龙县坚持因地制宜,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全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百亿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建成高标准农田13.54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0家,完成28个绿色和有机食品产品认证,诺邓火腿、云龙茶入围“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2022年烤烟种植面积比2021年增加1900亩,收购烤烟增加5000担,烟农收入达1.82亿元,烟叶税突破4千万元。全县肉牛存栏10.86万头、出栏3.73万头,肉牛存栏居全州首位;全州首个万头奶牛牧场项目加紧建设。2021年农业总产值实现39.12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10.4%。

全面谋划全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功创建诺邓3A级景区。积极打造以天然“太极”为中心的“千年盐马古道”旅游线,以诺邓特色小镇为中心的古镇古村古桥“历史文化”旅游线,以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龙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中心的“生物多样性体验”旅游线,以苗尾·功果桥水电站库区为中心的“澜沧江健康休闲”旅游线4条旅游精品线路。

完成171所学校标准化建设

十年来,云龙县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344元、12914元,是2012年的2.3倍和2.6倍,年均增长8.5%和10.1%。2012年以来,民生支出累计达147.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8%,各族群众的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

着力提升教育及就业条件,累计投入8.5亿元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71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加固改造校舍及附属设施64.52万平方米。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12.5万人次,发放创业扶持资金7.78亿元,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达87068人次,年平均工资平均增幅达18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1.8万人。

着力改善医疗卫生环境。累计投入3.83亿元完成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迁建,县医院临床医技科室由11个增加到22个。医疗保险净增扩面,参保人数累计达190.19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险累计报销支出15.91亿元,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建成了全省首个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云龙县被命名为第三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国家级1个、省级18个。

云南云龙国家森林公园成功设立

十年来,云龙县生态持续向好。

绿色生态是云龙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云龙县持续增绿添绿,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工程。全民义务植树530多万株,完成11.8万亩森林抚育工作,实施退耕还林11.83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封山育林6.1万亩。十年间,全县活立木蓄积量净增4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64.8%提高到70.74%。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12年天池省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成功申报设立云南云龙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成效显著,蚂蚁森林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和廊道建设项目、天池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两个案例分别入选COP15“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和“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中央电视台相继播报了滇金丝猴、云南木莲、漾濞槭等旗舰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在云龙境内不断被发现,印证云龙生态持续向好。

作为大理州的林草大县,云龙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培植高原特色农业。截至2021年底,全县种植泡核桃130万亩、生态茶4.2万亩、麦地湾梨4.8万亩、花椒6.7万亩、车厘子1.2万亩、中药材15万亩,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云龙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责任编辑:头条广告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周刊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