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首推限量纪念茶魂茶 两岸非遗匠人共塑 “可触摸的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首推限量纪念茶魂茶 两岸非遗匠人共塑 “可触摸的世界遗产”
【2025年4月17日·中国云南普洱讯】 布朗族茶魂传奇:文化传承与古茶复兴在云南景迈山的云雾缭绕中,布朗族,这个与茶结缘深厚的古老民族,正书写着一段文化传承与古茶复兴的传奇。布朗族的王子苏国文,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引领着布朗族文化的复兴。而百福藏仓的加入,为这场文化与古茶的盛宴注入了新的活力。布朗族:茶的祖先,文化的瑰宝布朗族是第一个种植和使用茶的民族,将茶树视为图腾。他们的祖先帕哎冷在危难时刻发现野生茶树,挽救了族人的生命,并留下守护古茶园的遗训。迁徙至芒景后,布朗族以茶为生,每片茶园的第一株茶树都是守护神——茶魂树,承载着布朗族对茶的敬畏与依赖。
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第1719届山康茶祖节祭祖典礼盛大启幕。今年适逢景迈山荣膺“全球首座茶文化世界遗产”后的首个茶祖节,全球茶文化界瞩目的【嫡娲衲腊·古茶魂茶】祭祖特别纪念套茶今日正式发布。此套茶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南景迈山古茶林为根基,由布朗族传承人、台湾竹艺大师及百福藏仓三方联创,限量发行108套,向全球藏家开放,首次将千年祭祖圣茶与当代艺术收藏结合,被誉“可品饮的世界遗产”。以茶为媒书写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新篇章。
布朗族末代头人苏国文:文化传承的坚守者苏国文传承人,1944年出生的布朗族之子,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回到故土芒景山。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修建文化园区,为布朗族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他深入研究布朗族的历史和文化,整理出版了多部关于布朗族文化的著作。为了改善布朗族的教育状况,苏国文亲自授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年轻人。他还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恢复和传承布朗族的传统习俗和歌舞表演。在他的努力下,布朗族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百福藏仓:助力文化传承的新力量
藏仓是一家致力于推广和传承中华茶文化的机构,自2014年起,与布朗族王子苏国文携手,共同守护和传承布朗族的茶文化。百福藏仓的创办人受恩师星云大师赐名活水,在一次茶山考察中,被苏国文对布朗文化和古茶园的深厚情感所打动,决定为布朗族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心力。百福藏仓应了苏国文老师的邀请,由他监制的景迈古茶魂茶全数由百福藏仓传承收藏,百福藏仓深谙茶文化的珍贵及传承的重要全数独家珍藏。这些茶叶不仅代表了布朗族的文化传承,更是宝岛家人以茶寻根的珍贵礼物。百福藏仓通过珍藏和推广这些茶叶,表达了对布朗族文化的敬意和珍惜。在苏国文老师布朗族最后一位世袭头人提出需要协助下,百福藏仓参与了布朗族文化舞台的建设,并成功募款建立了布朗族文化传承博物馆——帕哎冷馆。种下每年回家喝茶回景迈山祭茶祖的约定。
景迈古茶魂茶:神圣与珍贵的传承景迈山的茶农们对茶魂树的敬重超乎想象,采摘前的祭拜仪式庄重而神圣。茶魂茶的制作坚守传统工艺,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茶农的心血。曾经仅供傣王和高僧享用,如今在祭祖后交予苏国文老师,再由他监制成景迈古茶魂茶交给百福藏仓。布朗族的文化传承与景迈古茶魂茶的发展如同一场精彩的乐章,在布朗族传承人苏国文的指挥下,在百福藏仓的助力下,奏响着动人的旋律。未来,这段传奇将继续书写,为世人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布朗族文化传承和景迈古茶魂茶的发展历程,苏国文老师和百福藏仓创办人活水先生,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圣茶新生:从秘境祭坛到藏家茶席
景迈山布朗族的“古茶魂茶”,自古遵循 “一树一祭一茶” 古法:每年春采前,长老于家族茶园选定1000户1000株 “景迈古茶魂茶古树”,每户1公斤干茶祭祖采摘头春鲜叶,经茶祖殿诵经加持后,由布朗族文化守护者苏国文头人监制为祭祖圣茶。
2024年适逢景迈山申遗成功,圣茶首度以7克微型饼形制公开限量发行,每片茶饼均烙印“1718届茶祖节”编号及遗产地标经纬度,让藏家得以珍藏“一片一世纪”的文明切片。
两岸共铸:竹编茶箱演绎非遗跨界对话
本次纪念套茶突破传统,特邀台湾顶级竹编工艺大师邱锦缎,以百年竹艺打造【传承竹编收藏茶箱】。以景迈山古茶树纹理为灵感,融入 “六角编” 技法,耗时百小时手工完成,既象征茶竹文化的千年共生,亦成就 “一箱一茶一世界” 的艺术品级收藏。邱锦缎表示:“竹与茶皆为空谷幽兰般的东方精神符号,此次合作是两岸非遗智慧共创向世界遗产的致敬。”
竹茶和鸣:台湾工艺大师邱锦缎将民国时期百年竹编传承封印东方美学
为凸显茶魂茶的殿堂级地位,以景迈山古茶树皮为灵感,独创“旋纹穹顶式”竹编茶箱。选用海拔千米的台湾桂竹,经蒸煮、柔化、六角密编等72道工序,耗时半月制成,其镂空结构恰似茶林光影,内置磁吸式檀木茶仓,实现文化仪式感与实用收藏性的完美平衡。“竹编与茶魂,皆是时间沉淀的匠人语言。”邱锦缎阐释创作理念时如是说。
守护文明的双翼:非遗与世遗的定义与范畴-世界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与自然共生的代表
世遗需 “静态保护”:修复古迹、限制开发,留住历史原貌;非遗要“动态延续”:培养匠人、记录技艺,激活文化基因。
第45届世纪遗产大会认为,景迈山这一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展现了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智慧。
领导人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孕育、抚养的人类。
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本次世界文化遗产中景迈山共包含有芒埂、猛本、景迈大寨、糯岗、翁基、翁洼、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9个传统村落,它们无一例外都保留着最为传统的建筑与那些充满智慧的村落...
5片保护完好集中古茶林和3片分隔防护林。遗产地总面积19,095.74公顷,其中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波澜壮阔的云海,青翠起伏的山峦,鸟语花香的古茶林,兰香蜜韵的井麦茶,古朴宁静的古村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淳朴善良的村民,景迈山宛如一幅天人合一的绝美画卷。
千百年来,景迈山上的布朗、傣、哈尼、佤等民族伴茶而生,和谐相处。
他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灵。
它们顺应自然、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等自然万物相互依存、融为一体,使景迈山历经千年依然生机盎然。
万物因人的尊重、顺应、保护而生机勃勃,人因森林万物和茶而生生不息,这就是景脉山人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
世界遗产指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或文化资产,这种价值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对全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首发:108套限量茶魂茶叩响收藏界
为满足全球茶文化爱好者珍藏需求,全套纳入1000片独立编码茶品,竹编茶箱更因工艺复杂度限产,未来预期成为拍卖市场黑马。
百福藏仓作为独家授权发行方透露:每年祭祖仅有家族茶园选定1000户1000株 “景迈古茶魂茶古树” 非常稀缺,每户仅1公斤干茶祭祖采摘头春鲜叶,制成7克微型饼形1000小片 ,“这已不是普通茶品,而是拥有世界遗产基因的文化资产。
”百福藏仓发言人透露,首批发行的108套纪念茶中,1套捐赠予景迈山布朗族末代头人苏国文老师,未来以弘扬中华茶文化将预留30套捐赠予全球顶级博物馆,余下定向邀请收藏家认购,认购资格需通过文化遗产知识审核。业界预测,此批茶品因兼具稀缺性、工艺价值(两岸非遗双认证)及历史节 点意义(申遗后首作),市场溢价空间或超十倍。
文化破圈:从祭坛到世界的遗产活化实践
苏国文传承人在发布仪式上强调:“茶魂茶走出神坛,是为让世界看见景迈山人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智慧。”业内专家评价,此次两岸联合创作打破“非遗仅限保护”的窠臼,通过高端文化IP开发,为世界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范本。
百福藏仓琶洲文化会馆: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1066号国茶荟二楼 2A04 电话:+8618565859059
百福藏仓台北文化会馆:台湾台北市大安区青田街7巷5号 +886-2-77289456
媒体联络:百福藏仓文化事业部
大陆新闻组联系:Appleliu 刘燕萍 +86-18512157833
邮箱:2969414818@qq.com